九龍站凱旋門映月閣頂層特色戶傳獲買家以4億元洽購,物業實用面積4,263平方呎,呎價高達9.4萬元,挑戰九龍分層住宅呎價新高。
30 June 2016
經濟日報
九龍站凱旋門映月閣頂層特色戶傳獲買家以4億元洽購,物業實用面積4,263平方呎,呎價高達9.4萬元,挑戰九龍分層住宅呎價新高。
30 June 2016
經濟日報
樓市疲弱 豪宅爆蝕讓潮?
撰文:
盧楚翹
談泳儀
欄名:樓市熱話
樓價持續回軟,不少業主願意拉闊議價空間以求沽貨,連一向被視作抗跌力相對較強的豪宅市場亦屢錄蝕讓成交,進一步令二手市場受壓,到底屬個別事件還是蝕讓潮的前奏?
利嘉閣總裁廖偉強表示,近日頻現的蝕讓個案非單一因素形成,主要視乎地區因素及單位買入時期。如近年甚獲內地買家垂青的九龍站及柯士甸站一帶新晉千萬物業,市場上有不少內地客以現金一次性付款,令其資金流動性大減,惟當經濟環境轉差或需要現金周轉時,便會出現「要錢不要貨」的情況,蝕讓求售。
除了因資金周轉問題外,投資者看淡後市而「減磅」沽貨亦是蝕讓因素之一,以尖沙咀名鑄為例,物業近日的易手個案多以本地或內地投資者為主。世紀21中華區域董事司徒永權表示,雖然該類物業業主普遍有足夠的持貨能力,惟普遍業主皆於早年以高市價買入單位,故於近日成交的多需損手離場,如高層D室,實用面積604呎,以當年較市價高的$1,477萬買入,日前卻以$1,350萬易手,呎價$22,351,帳面蝕讓$127萬。司徒氏指,雖然上述單位比4月同類型單位的成交價跌逾一成,惟蝕讓放盤已暫被市場消化完畢,其他長綫投資客或自住客皆心態較硬,故相信造價將會重回平穩。
THE AUSTIN低層2房 蝕$138萬離場
事實上,現時錄得蝕讓成交的多為樓齡5年以內或近5年內買入的單位,如THE AUSTIN及懿薈等,因期內樓價不斷上揚,變相業主買入價較高,若於目前跌市時看淡後市而急售,或需蝕讓方能成功套現,其中THE AUSTIN亦新錄蝕逾一成的個案,單位為1A座低層B室,實用面積514呎2房戶,以$883萬易手,呎價$17,179,當年一手買入價為$1,021萬,由於原業主手持多個物業及看淡後市,故決定套現部分物業,是次交易帳面蝕讓$138萬,跌幅達13.5%。司徒氏又指,雖然THE AUSTIN屢傳銀主盤或蝕讓,但由於THE AUSTIN額外印花稅年期未過,現時願意放盤的業主幾乎為急於出售,故蝕讓成交比例較多亦不足為奇。
另利嘉閣高級客戶經理曾展程亦表示,懿薈業主持貨力強,早前蝕讓僅為個別例子,現時普遍業主心態仍十分硬淨,寧轉賣為租或封盤亦不願平賣。
凱旋門頂層天際獨立屋 勁劈$2億求售
而市場上亦有零星心急的業主,不惜大幅減價套現離場,世紀21奇豐物業御龍山分行助理區域營業董事周淑萍指出,火炭御龍山9座高層A室,實用面積1,845平方呎,4房望馬場景,單位於1月時以$4,500萬放盤,其後於4月份調低叫價至$3,800萬,至日前終以$3,420萬沽出,累積減價高達$1,080萬,減幅逾兩成,實用面積呎價$18,537,成交價低市價10%。原業主於2011年5月購入上址,當時作價$3,900萬,持貨5年至今轉售帳面蝕讓$480萬。
除此以外,市場上亦有公司客因其業務投資失利而大劈億元的罕見放盤。據市場消息透露,單位為凱旋門映月閣頂層天際獨立屋,實用面積4,263平方呎,參考2014年,摩天閣同類特色單位成交價$5.3億,原業主本叫價$5.5億,惟整體樓價回調,加上業主資金出現因難,希望急售套現,於是大幅減價$2億,以$3.5億放盤,減幅約36%。據了解,原業主瑞士礦商Zeromax GmbH主要於烏玆別克從事與石油、天然氣等相關的經濟活動,於2008年以$2.26億購入單位,及後曾於2009年以$1.1億進行內部轉讓,轉由海外公司持有。
綜合市場消息,經過一輪蝕讓成交後,現時市場上尚餘的豪宅放盤普遍叫價較硬,如何文田及九龍塘,據區內代理表示,4月及5月全月九龍豪宅區分別錄約55宗及60宗成交,雖不及旺市平均可錄80宗,但隨着整體市場交投量回穩,蝕讓放盤已幾近絕,甚至收窄議價空間。此外,雖然豪宅蝕讓反映經濟市場下滑,但相信未有條件形成趨勢,且其價格亦暫未有插水式下降的象,惟在沒有利好因素及年底醞釀加息的情況下,樓價反彈空間亦不大。
11 June 2016
經濟日報置業家居
九龍站筍盤減 睇樓回落成交降
九龍站成交明顯減慢,主要是低於市價15至20%的筍盤,大部分在過去數月已被消化,令買入市步伐減慢。
領高地產分行經理余見輝指,因目前睇樓客仍期待搵筍盤,希望找回2、3月份時低價,盡管該類筍盤的單位質素一般,但比去年中高峰期價格回落15至20%。
可選擇單位少 睇樓客減3成
近期,睇樓客仍集中搵樓價在2,000萬元內的單位,至於區內比高峰期價低15至20%的筍盤,粗略估計約10間左右,新放筍盤補充未及,也因可選擇的單位減少,以致睇樓客寧慢慢等合心意的筍盤出現;另外,一手盤餘貨如鄰區的浪澄灣,及西半山的新盤也吸納不少客源,使九龍站的睇樓客減少3成。
5月份,擎天半島錄得5宗買賣,樓價悉數在2,000萬元內,當中1座低層F室,實用面積1,067平方呎,建築面積1,440平方呎,望佐敦樓景,以1,900萬元沽出,實用呎價17,807元。造價基本上已重回近4年前的水平。
至於屋苑另一宗於6座的高層C室成交,實用面積775平方呎,建築面積1,032平方呎,原屬套3房,目前已改為套兩房戶,望內園,戶主以比市價略高的1,468萬元賣出,實用呎價18,942元。
凱譽開售吸客 名鑄錄2買賣
過去交投相對疏落的尖沙咀名鑄,雖然5月份只錄3宗買賣,惟以屋苑過去1年表現,只錄得9宗買賣,交投算是不俗,估計是受去年底凱譽開售影響,吸納一批回流客,另5月初,上述屋苑再次開售,由於以1、2房為主,僅少量3房,故睇樓客會一併比較二手,故令鄰近的名鑄直接受惠。
上月易手的個案中,2、3房分別佔1及2間,其中高層F室,實用面積1,182平方呎,建築面積1,639平方呎,望環迴維港景,屬3房戶,業主永倫集團以3,280萬元市價沽出,實用呎價27,750元,相對09年8月,以3,129萬元的一手購價,帳面僅獲利151萬元。另一宗高層A室,實用面積1,133平方呎,建築面積1,568平方呎,以2,150萬元市價沽出。
8 June 2016
經濟日報